禁止进口俄罗欧盟内部然气明显分歧是否斯天
欧洲联盟成员国领导人就部分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达成一致后,否禁5月31日围绕是止进否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展开讨论。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主张对俄制裁加码,口俄在新一轮制裁中加入“禁气令”;德国、气欧歧明奥地利等国坚决反对,盟内称这一话题“不在讨论范围内”。部分
欧盟5月30日、否禁31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特别峰会,止进讨论对俄制裁等议题。口俄在30日的气欧歧明会议中,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同意立即禁止进口75%的盟内俄罗斯石油,由管道供应的部分石油暂时例外。这为欧盟推动实施第六轮对俄制裁扫清障碍。否禁
按路透社说法,止进对俄部分“禁油令”获得通过后,口俄是否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成为欧盟成员国之间新的争论焦点。
欧盟内部分歧明显
5月31日会议开始前,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提出,应在第七轮对俄制裁中加入“禁气令”内容,但她承认对此不抱太大希望。她对媒体记者说:“我认为,天然气必须纳入第七轮制裁,不过从现实来讲可能办不到。”
拉脱维亚总理克里斯亚尼斯·卡林斯对禁止进口俄天然气表示支持。按卡林斯的说法,欧盟就部分禁止进口俄石油达成一致是“朝正确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主张遭到欧盟多国反对。奥地利总理卡尔·内哈默告诉媒体记者,欧盟不会在第七轮对俄制裁中讨论禁止进口天然气。他说:“天然气禁运不会成为讨论话题,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也已经明确表态。”
“断气”不同于“禁油”
俄乌冲突升级前,欧盟所需天然气的大约40%、所需石油的大约30%从俄罗斯进口。按内哈默的说法,“禁油令”和“禁气令”情况不同。他说:“俄罗斯石油较为容易找到替代品,但天然气完全不一样。因此,天然气禁运不会成为新一轮制裁的讨论话题。”
比利时首相亚历山大·德克罗暗示,欧盟暂时不需要扩大对俄制裁。谈及欧盟达成的部分“禁油令”时,他说:“这是重要的一步。让我们暂停一段时间,先看看这一轮制裁带来的影响。”
在他看来,禁止进口俄天然气对俄罗斯的影响将小于“禁油令”,但会给欧盟带来更多难题。
欧盟委员会分管能源事务的委员卡德丽·西姆松上周说,欧洲正在尽可能多地储存天然气,欧盟国家正在快速提高处理液化天然气的能力。但是,要应对俄完全切断对欧盟成员国天然气供应的情况,欧洲还需做更多准备。
(责任编辑:休闲)
-
10月15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秘书长发表声明说,“欧佩克+”削减石油产量是在恰当的时间做出的正确决定,该决定考虑到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本月5日,由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 ...[详细]
-
10月10日,菲律宾瓦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主交通洞开挖正式开始,标志着项目已具备全面进洞施工条件。这一进展比原计划提前30天,圆满达成了项目关键线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菲律宾瓦瓦抽水蓄能电站的主交通洞作为地 ...[详细]
-
波兰国家开发银行 (Bank Gospodarstwa Krajowego, BGK)日前向 Enea 能源公司提供10 亿兹罗提 (2.36 亿欧元) 的长期循环信贷额度,用于可再生能源 (RES) ...[详细]
-
日前,印尼巴塘水电站首台机组定子完成吊装,为后续机组安装和调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吊装的定子重达192吨,是整个机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团队精心筹备,严格按照施工计划组织施工,全面开展技术方案论证及 ...[详细]
-
德国每年约55%的天然气供应依赖俄罗斯。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一直希望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但由于替代天然气进口不足,以及关键基础设施缺乏,这个想法很难实现。随着俄罗斯中断了向波兰和保加利亚的天然气输 ...[详细]
-
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将通过其新液化天然气项目向德国供应天然气
周三,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签署了其正在开发的鲁韦斯液化天然气项目的长期供应协议,将在未来15年内向德国SEFE公司供应100万吨燃料。今天签署的协议将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与德国国有企业SEF ...[详细]
-
10月10日,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承建的首个海外EPC新能源项目——T&M光伏电站项下的塔纳万64兆瓦光伏电站T站)与马拉贡东64兆瓦光伏电站M站)均完成一次性倒送电调试,标志项目即将并网发电投入 ...[详细]
-
2024年12月9日沙特阿拉伯·利雅得2024年12月9日,联合国荒漠化公约组织第16次缔约方大会在沙特阿拉伯举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联合主办“光伏赋能土地和人民”边会。经与 ...[详细]
-
当地时间10月14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否定了有关七国集团(G7)国家正在考虑对俄罗斯石油设定每桶60美元价格上限的猜测。她强调称,为俄石油设定的具体价格上限,有关国家尚未作出决定。 ...[详细]
-
12月2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缔约方大会第16届会议COP16)盛大启幕。全球197 个缔约方齐聚一堂,共同应对世界上最致命、代价最高的灾害之一——土地荒漠化,与会者作出了加强全球抗 ...[详细]